各位师生员工和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寒假将至,2021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要求,现就全体师生员工和家长在放假期间,共同做好新冠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作如下提醒:
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全体师生员工和家长要科学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根据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牢疫情防控的校园防线。
全体师生员工和家长要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向所在单位或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要确保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杜绝带病进校园。
全体师生员工和家长要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充分认识冬春季是常见传染病高发期,为做好“多病共防”,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生食、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
不建议参加集体团拜和大型聚餐、慰问,避免人群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缩短聚会聚餐时间。
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坚决不出境,非必要不离本市,尽量不出省。鼓励广大师生和家长留在现居住地过节休假,减少走亲访友,提倡网络拜年。外出的师生要严格落实逐级审批报告制度,要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如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返回六安的,一律按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采取隔离措施。从省外返六安的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必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并进行核酸检测。
开学前14天,所有师生员工须做好每天的体温检测等健康监测和行程记录并及时上报。如果师生员工寒假实际居住地等级为中、高风险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可待其调整为低风险后再返校。
在选购冷链食品时应选择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注意佩戴口罩和用塑料袋反套住手。在清洗加工食材时,建议做到生熟分开、分开存放,煮熟煮透,不吃未熟透的冷链食品,并及时洗手和消毒器具。
假期,全体家长应创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多陪伴多交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孩子阳光积极的心态。全体学生能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时间,张驰有度,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预防近视。让明升体育携起手来,用温暖和关爱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各位师生员工和家长朋友们,明升体育相信,有同学们的努力,有老师们的坚守,有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明升体育一定能共同落实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措施,共度一个安全、健康、祥和的节日。
附上我市最新的疫情防控通告
大家要仔细看下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现就全市春节前后进一步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对境外返(来)六安人员一律实行“14+7”集中隔离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即在入境点集中隔离14天后,再居家隔离健康观察7天。居家隔离期间的第1天、6天分别进行1次核酸检测,同时加强每日早、晚两次的体温观察。 (二)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上述人员应在抵六安后尽快向所在村(居)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其中,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所属县域内的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健康观察,实行2次核酸检测;来自或途经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以县区行政区域统计。 (三)对春节返乡人员中的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重点人群包括:在机场、港口、车站、码头等场所从事一线岗位人员;从事冷链物流、打包、搬运、销售、加工岗位人员;集中隔离场所从事管理服务岗位人员;医疗机构工作岗位人员;移民和海关等系统一线岗位人员;各类农贸市场、商超、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物流等公共领域服务岗位人员;参与社区防控一线岗位人员;交通运输服务岗位人员;养老院等福利机构工作岗位人员。 (四)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养老机构在住人员及其陪护人员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五)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带头在市内过节,不参加聚会、聚餐及聚集性等活动,未经所在单位批准不得离开省内。 (六)倡导市民就地过节,尽量不出行旅游,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七)鼓励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工作津贴等方式,引导员工留在六安。 (八)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会议和活动,倡导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会议。 (九)严格加强红白喜事管理,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停办。 (十)不得举办大型商业演出、体育赛事、民俗活动、民间庙会、新年祈福、迎新年等活动;确需举办的,主管单位要慎重评估、从严审批,主办方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并严控人数、规模和时间。 (十一)酒店餐饮要严控就餐人数,餐桌间距不小于1米,实际就餐人数不得高于正常接待量的70%;家庭聚会原则上控制在10人以下。 (十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旅馆、车站码头、影院、KTV、酒吧、殡仪馆、教育机构等公共场所业主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落实“亮(扫)码+测温+戴口罩”和日常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影院等文化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十三)未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发热患者在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需100%检测核酸。所有药房一律凭处方出售退烧、止咳、止泻等药物,并实名登记、上传信息。医疗机构住院病区、养老机构等场所一律实行封闭管理,落实非必要不探视制度,确需探视的,必须凭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探视。 (十四)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预约制度,实行预约开放,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景区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十五)停运六安来往和停靠中高风险地区的道路客运班线及包车客运业务;公路客运站一律实行网上实名制购票;乘坐民航、火车、客运船舶、公路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等交通工具的人员,要一律全程佩戴口罩;出行需求量较大的学校、企业,提倡与公交、客运企业双向对接,采取“点对点、门到门”的客运方式组织出行。 (十六)所有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要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前报备;一律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完成“首站赋码”,并严格查验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报关单、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才能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 (十七)不能提供相关报告和证明的,一律运抵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完成“安徽冷链”赋码后,才能出仓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对已在库且没有取得相关报告和证明的,一律要经核酸检测合格和全面消毒后,才能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 (十八)凡是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的商场超市,一律实行专区专柜销售、消费者实名登记购买;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内部食堂和酒店不得提供进口冷链生食。 (十九)倡导市内中小学师生假期不离开省内,倡导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原则上假期不回家,确保离校师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溯,家校协同有反馈。相关学校做好假期留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各类生活保障并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与辖区疾控机构、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协作,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分管卫生副校长、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的作用,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诚挚希望广大市民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集聚、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密闭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对拒不执行各级政府依法发布的疫情防控决定、命令行为的,严肃依法处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凡违反上述规定的,按纪严于法的原则,先依纪依规从严处理。
六安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
2021年1月14日